产品目录

联系方式

联系人:业务部
电话:021- 8926613
邮箱:service@sjzliyuangangjia.com
新闻中心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牢牢把握“三农”发展稳中求进总基调

编辑:上海科胜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字号:
摘要:牢牢把握“三农”发展稳中求进总基调
中华崛起农为本,鱼跃龙门利在田。2012年是中国农历壬辰龙年,这一次龙年的降临,适逢中国发展进入重要时期的关键时刻,这一年,领航华夏的中国共产党将召开十八大总结既往谋划未来。历史将会记录,壬辰龙年怎样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一个重大节点;历史也将会见证,中国巨龙在这个龙年如何蓄积遨游九天的宏大力量;历史还将会告诉未来,正是龙的精神和龙的力量,让中华民族这个龙的传人脚踏实地、砥砺奋进,也正是龙的智慧和龙的气度,让这个民族谦虚谨慎、稳中求进。

壬辰龙年对中国“三农”来说,也意义非比寻常。自党的十六大以来,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中国“三农”发展处在一个难得的黄金期之中。如何让这个黄金期更好地延续发展下去,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课题和重要使命。如今,站在壬辰龙年这个历史节点和时代高地,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三农”发展的浩浩大势正沿着历史前进的脉络扑面而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恢弘实践正在深入拓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正在稳健迈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正在持续深化。我们也深刻地认知到,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来之不易、弥足珍贵,但国内外各种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风险也在累积。对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确定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随后也提出,今年的“三农”发展要实现稳中求进、好上加好。“稳中求进”是总要求总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后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指导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要精神,也必将成为“三农”持续发展进程中的最新关键词。我们要深刻认识其丰富内涵、准确把握其本质特征,全面落实其内在要求,把“三农”事业不断推向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

深刻认识稳中求进的丰富内涵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需要我们深刻领会稳中求进的丰富内涵。稳中求进,就是要立足稳,指向进;既要稳,也要进;稳是进的基础,进是稳的拓展;稳是进的前提,进是稳的目的;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稳是上一个进的成果,进也会成为下一个稳的前奏;稳要稳基础,也要稳质量,进要进速度,更要进质效;稳不是停止不前、故步自封,进也不是盲目躁进、单边突进。稳中求进恰如逆水行舟,不稳则船翻,不进则船退。稳和进两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稳中求进是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稳中求进、好上加好,是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自然延伸,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四大基点。它体现了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思想,“稳”是稳住发展的成果,“进”是追求新的发展。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稳”和“进”都是为了人、都要依靠人、都是让人来分享成果;没有人的积极努力、积极参与和彼此和谐,稳中求进就难以为继,稳不了,更进不了。它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不“稳”的“进”必然会产生不全面和不协调,必然会产生新的短板,迟滞新的“进”,没有可持续性;不“进”的“稳”,也只会“稳”住一时,难保持续的“稳”。它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思想,“稳中求进”始终围绕一个“好”字,突出一个“稳”字,兼顾一个“进”字,只有把“稳”和“进”统筹兼顾好,才会有真正的又好又快。

稳中求进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稳扎稳打、求真务实,强调谦虚谨慎、戒慎恐惧,强调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强调和谐稳定、家和事兴。这些看似矛盾却又浑然一体的格言警句,一直在传达着中国传统文化为人为政的睿智,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个人和国家如此,对做小事和谋大局也如此。“八连增”和“八连快”,成绩不可谓不大,但功劳簿不能躺,高兴只可以有一个晚上,第二天就必须从头开始。这是我国“三农”的弱质和脆弱性所决定的,是“三农”发展所承担的现实责任和历史任务所决定的,也是亿万农民群众的期盼和渴望所决定的。这样的主客观条件容不得我们有半点麻痹、有一刻松懈、有任何减弱。稳中求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体现的是以人为本、以农为本、以和为本的原则,彰显的是自强不息、砥砺奋进、不断创新的精神,展现的是谦虚谨慎、求真务实、扎实稳健的风格,这一战略性决策,必将为“三农”发展指明清晰的路径。

稳中求进重点是统筹兼顾“稳”和“进”。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所谓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所谓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把握好稳中求进,才能有效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力避物价涨幅反弹,有利于疏解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具体到“三农”工作,我们不仅要落实好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总要求,还要在“三农”特色和结合“三农”实际上着力,既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又要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三农”的“稳”,就是要稳定和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稳定和扩大农民就业,稳定和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稳住和保持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发展的好势头。“三农”的“进”,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方略,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农业农村的深刻变化,大力推进和深化农村改革,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村民生改善,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为什么要强调“三农”发展的稳中求进?

深刻分析“三农”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全面了解“三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责任,准确把握“三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保持“三农”发展黄金期的顺利延续,需要始终强调稳中求进,坚决落实稳中求进,不断加强稳中求进。

保持“三农”发展好势头要求稳中求进。2011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喜人,粮食总产登上1.1万亿斤台阶,连续第五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实现连续8年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8年实现较快增长,达到6977元。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面貌加快改善,呈现和谐稳定的新气象。在成绩面前,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这样的好势头不是凭空得来的,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也不是可以不需维护就能一劳永逸的。它是我们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三农”自身变化,与时俱进地推进“三农”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探索了一条中国特色的“三农”发展道路。这条发展道路最核心、最基础的支撑就是始终坚持重中之重的“三农”战略思想、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实践证明,今日“三农”的好形势就是重中之重思想之根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之藤结出的丰硕之果。稳定、丰富、强化行之有效的“三农”思想和政策,是稳中求进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特别是在“三农”发展顺利的今天,更要强调稳中求进。绝不能因为连续多年增产增收而思想麻痹,绝不能因为农村面貌有所改善而投入减少,绝不能因为农村发展持续向好而工作松懈。

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求稳中求进。尽管这些年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但生产能力仍不稳固,供求关系仍然偏紧,保持农产品供求平衡的任务更加艰巨。一方面人口总量将继续增长,城镇化率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将不断提高,农产品的工业用途不断拓宽,全社会对农产品需求会持续增长、质量安全要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耕地和水资源紧缺、农业生产成本上涨、青壮年劳动力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等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灾害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农业稳定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还要看到,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的因素增多,除去国内农业生产情况外,还有国际上农业丰歉、石油价格涨跌、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当前,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中东变局和紧张局势推高国际市场大宗产品价格,对农业的稳定发展提出了挑战。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变得异常重要,稳中求进的要求也变得异常迫切。

保持和扩大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要求稳中求进。党的十六大以来,农民增收实现“八连快”,尤其是近两年来,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有缩小。但是,农民增收的长效和内生机制尚未形成,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仍将长期存在。当前,提价、补贴的增收空间有限,务工增收也面临新的不确定因素,财产性增收的体制机制约束依然存在,而通过增产、提质、节本来扩大增收不仅需要依赖科技创新,也要假以时日和不断努力。扩大农民增收依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依然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保持农业农村工作稳中求进,不仅会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创造良好环境和重要保障,而且还会为农民增加新的就业途径、拓展新的增收渠道。

统筹协调“三化”和新农村建设关系要求稳中求进。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七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推进“三化”同步发展,重点要补齐农业现代化的短板,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农业从业人口庞大、水土资源紧缺等都是长期存在的制约因素,也将贯穿现代化进程的始终,实现“三化”同步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夯实基础、稳步推进。这些年来,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但必须清醒看到,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固然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并不会自然带来农村面貌的较快改变,如果处理不好,城乡差距还会扩大。同时还要看到,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即使今后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仍将有数亿人生活在农村,必须让他们也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任务,必须扎扎实实地稳中求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超过了50%,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史无前例、世所罕见,但我们的城镇化结构还不够合理,水平还不够高,土地的城镇化超过人口的城镇化,进入城镇的农民工绝大多数还只是有就业难安家。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道路,要求我们必须稳中求进、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引导农民有序进城务工、安家落户。无论是统筹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还是建设新农村、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都必须始终坚持稳中求进。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求稳中求进。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靠继续消耗农业水土资源余地越来越小,靠不断增施化肥农药越来越难以为继,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但是,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总体还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成果依然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依然不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依然薄弱,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依然滞后。与此同时,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意味着曾经习惯的方式需要改变,它需要探索和尝试,也不可避免有改革的阵痛,更不是一夜之间可以完成的。因此,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仅必须确保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和好氛围,而且要着力建设一个有利于科技进步的制度环境、生产环境、市场环境和人才环境。这也就意味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不仅要确保“三农”发展的总体水平稳中求进,还要确保农业科技进步本身稳中求进。

构建农村和谐社会要求稳中求进。当前,我国农业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加速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农村社会各种要素也加快由静态到动态、由封闭到开放、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各个领域出现许多新的变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深刻变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要素流动加快、生产资源整合加速;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村的分工分业不断细化深化,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不同农户经营项目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利益诉求也不同;农民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要求平等参与发展进程、共享发展成果的意愿也不断增强,希望更多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与决策的要求日趋强烈。农业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对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和乡镇治理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进乡镇治理机制改革创新都需要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不稳不行,不进也不行,既不能不顾实际、不顾民情一味求进求快,也不能不思进取、瞻前顾后,一定要在稳的基础上求进。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农业农村稳中求进。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年均超过9%的高增长率、连续20年稳居世界经济增幅首位。但是,任何经济体的增长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中国经济亟须探索一条长期平衡、持续平稳的增长之路。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适当地减速、主动放缓一下步伐,实现经济软着陆,将使中国经济发展更稳健、更安全,也有助于减少增长的代价,有利于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稳中求进总基调的重要背景之一。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确保农业的稳定坚实,必须夯实农业的基础支撑,必须强化基础之基础、支撑之支撑。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农业不能保持良好势头,势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中国经济走向持续增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三农”发展特殊规律,实现农业农村发展的稳中求进、好上加好,无论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还是对农业农村发展自身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实现“三农”发展的稳中求进?

全面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三农”工作,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持续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努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始终坚持把重中之重战略思想作为核心支撑。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三农”发展一个最基本的经验是始终坚持重中之重的“三农”战略思想。如今,站在“八连增”和“八连快”的新起点上,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越是“三农”发展顺利的时候,越要强调重中之重的核心支撑;越是“三农”发展的黄金期,越要丰富拓展重中之重的内涵和外延。应该深刻认识到,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工农城乡相互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影响更加广泛、相互作用更加直接,“三农”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范围的重大问题。农业形势好坏、农民收入高低、农村发展快慢以及农民工近况如何,也会更多地反应到工业和城市中来,影响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业份额会下降、农村人口会减少,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不会改变,“三农”问题在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不会改变。要在全社会形成践行重中之重战略思想的浓厚氛围,稳政策、稳基础、稳投入、稳思路、稳人心,政策加力、基础加厚、投入加多、思路加宽、人心加强,坚持不懈地加强和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求进的理论支撑。

始终坚持把推进“三化”同步发展作为重大战略。在我们这样的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绝不可忽视农业现代化。要根据“三化”同步推进的内在要求和基本规律,充分发挥工业化城镇化对发展现代农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带动作用,对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辐射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推广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对扩大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实现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要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毫不动摇地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要持续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力度。为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求进创造良好条件。

始终坚持把加大“三农”投入力度作为重要条件。要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一号文件”要求,强化政策宣传,规范操作运行,搞好实施配套,加大监管力度,确保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兑现到农户。要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宁愿少上点建设项目、压缩些其他方面开支,也要确保“三农”投入。要突出重点,加大对主产区、特别是粮食和生猪等生产大县的支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持。要有效整合国家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要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为农业农村发展稳中求进夯实物质基础。

始终坚持把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作为首要工作。要把发展粮食生产和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强化粮食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增加农业补贴资金,持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持续加大产粮大县奖励力度,切实让重农抓粮者、支农兴粮者、务农种粮者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工作上有动力,形成种粮荣耀、抓粮光荣、支粮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长期稳定发展。要稳定发展菜篮子产品生产,统筹推进棉花、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稳定发展。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着力抓好蔬菜、猪肉、牛羊肉、奶业、水产品等生产,建好菜园子,丰富菜篮子。努力稳定生猪生产,加强生产监测和形势预判,适时启动调控措施。大力扶持牛羊肉生产,加强牛羊大县生产能力建设,提高牛羊肉供应能力。要采取措施促进奶业健康发展,推进水产健康养殖,保障水产品有效供给。确保菜篮子产品供应不断档,农产品价格不大起大落。

始终坚持把扩大农民就业和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中心任务。要把稳定和扩大农民就业作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要手段,充分挖掘农业农村内部就业和增收潜力,不断拓宽农业农村外部就业和增收渠道。要通过实施直接补贴、价格支持等一系列政策,加大政府对农民增收的支持保护;要通过法制保障、宏观调控、制度创新等手段,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就业创业的制度环境和增收内生机制,逐步建立促进农民持续稳定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对农民土地等财产权利、集体收益分配权利的维护和发展、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合法权益、和谐融入城市权利的保护和拓展,进一步扩大农民的增收来源。当前,要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仅要继续强化提价增收、补贴增收、务工增收、经商增收,也要提高增产增收、提质增收、节本增收、维权增收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

始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作为根本目的。要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城乡利益关系,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民生领域入手,增强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实效性和针对性。要把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量主要用于农村。要加快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基础设施的改善,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要下大力气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社会保障建设,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要大力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努力建设农民幸福和有尊严生活的美好家园。

始终坚持把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作为基本要求。要始终尊重农民意愿和创造,不要擅自替农民做主、代农民决策,更不能搞强迫命令,即使是为农民办好事,也要允许农民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不要追求整齐划一、一步到位,不仅要体现多数人的意愿,也要充分考虑到少数人的特殊情况和合理要求。要切实维护和发展农民权益,在经济上充分关心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切实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要以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更好地维护农民权益,不仅要增加农民的生产经营收入,而且要更加重视维护农民在土地、财产、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益;不仅要让农民按自己意愿参加村委会换届选举,而且要更加重视扩大村民自治范围,完善与农民政治参与意识不断提高相适应的乡镇治理机制;不仅要给农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眼前实惠,更要考虑长远,注重从根本上为农民谋福利;不仅要真心与农民交朋友,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而且还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发农民群众的创造力;不仅要维护在乡农民的合法权益,而且要切实维护和保护好进城务工农民的权益,使他们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方面享受到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

始终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深化改革作为重要保障。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增产增收、维护稳定方面的核心作用,为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要重点抓好农村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做好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包括农户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进一步做好集体林权的产权明晰、承包到户的改革工作,加快草原承包改革步伐。继续抓好农村综合改革,做好公益性乡村债务清理化解工作,探索建立新形势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深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技推广的体制机制,认真总结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做好农村改革试验区工作。

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推进农业农村工作长期稳定发展,对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现代化建设全局至关重要。当前,我们要坚持重中之重思想不动摇,不断强化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按照“三化”同步发展战略的要求,切实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大力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努力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繁荣进步的好势头,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上一条:研究发现吃精白米易得糖尿病 下一条:暂时没有!